简介:
《除暴》这部电影在宣发之初就备受期待
王千源与吴彦祖的除暴除暴正邪交锋成为最大看点
但是视听语言6.4的评分
怎么都只能算是在及格线上
是吴彦祖不够帅了
还是王千源演技不在线了?
我把《除暴》看了三遍之后发现
四大硬伤才是影响口碑的主要原因
1、剧情太过刻意一:办公室恋情
为了给后面剧情中年轻警察被炸掉手做铺垫
前面专门设置了跟办公室女同事互相爱慕的影评情节
但是如果把这一段去掉,你会发现完全没有影响
电影跟电视剧不一样
可说可不说的观后感事情就没必要说
说了就会显得很冗余
即使想丰满一个人物
把细节融入到剧情中效果反而更好
刻意的去营造这种情绪的话
观众是能感觉出这种刻意的
二:算命先生
整部电影剧情中
张隼的个人生活算是警匪对决中不多的缓冲时间
让整个节奏不至于一直处于高速状态
但是很多镜头就比较难以理解
为了体现张隼的凶狠
算命先生在讨要报酬时被张隼看了一眼
算命先生就害怕的缩了回去
这就太过刻意了
换位思考一下
如果我们是这位算命先生
追逐过程中我们也许会因为追不上而放弃
最后可能还会骂一句
只是因为旁边人看了一眼
就吓得躲回去了
这完全说不通啊
因为对当事人来说其他人都是看热闹的
他们的想法和眼光没有报酬重要
你去跟老板讨薪
会因为陌生人看了你一眼就放弃了?
三:押款员与银行女职员的爱情
劫匪换到武江抢劫之后
导演用很多个镜头去体现押款员与银行女职员的恋情
还有警察要带同事去吃面
这些都是在立Flag
很明显是有人要牺牲啊
果不其然,两人都牺牲了
如果说这种手法前几年比较好用的除暴除暴话
现在大家都看腻了
再这么拍看起来就会特别别扭
毕竟观众的智商和眼界都是持续提高的
2、剧情逻辑经不起推敲一:抢出租车
在发展银行中山南路事件时
警察一方即将抓住匪徒
此时刚好来了一辆出租车
车上的影评人还很默契的一起下来了
是的,你没看错
正前方一群人在火拼
这几个人就真的观后感不怕死的下车了(送车?)
二:穿防弹衣了吗?
劫匪逃跑之后
队长钟诚出于关心质问女警
“你带抢了吗?”“穿防弹衣了吗”
“你得先活着才能救人”
然后在整部剧中
压根就没人穿过防弹衣
那这段戏是想表达什么?
喊喊口号?
还是队长带头喊的
三:宾馆大战
在宾馆发现两名劫匪之后
一群警察都堵在了宾馆里
时不时还有人从上面掉下了
显得战况异常惨烈
虽然每个人手里都有枪
不知什么原因都仅仅是举着
然后出了宾馆
击毙了?毙了?了?
那么前面忙活那么久图什么?
就是为了给女演员提供一个展示枪法的机会吗?
前面受伤牺牲的人员又有什么意义?
四:抓捕张隼
在戏院抓捕张隼时
为了体现细节的把控
专门让钟诚在外面等着
假张隼还非常有耐心
等警察全部到位之后
才做殊死一博
为了防止别人识破身份
假张隼自己割破了耳朵
既然已经做到这地步了
为什么不做的更彻底点呢?——咬掉
明知道会被识破
却还这么做
目的在哪里?
救真张隼?刀伤会被识破,真身还是除暴除暴会被追捕
不救张隼?那割破耳朵干嘛,自己跑不就完了
就算为了体现歹徒的影评愚蠢
你也不能让人家智商强行下线啊
五:开枪之后才会逃跑
张隼与钟诚在浴池中大战
精不精彩先不说
周围人的反应就很奇怪
两人真刀真枪的搏斗半天
其他人什么反应都没有
直到枪声响起
所有人才像是收到信号一般赶紧往外跑
这跟我们的常识是严重不符的
在澡堂开阔的环境中
一旦出现这么恶劣的事情
第一反应就已经是往外跑了
而不是等枪响作为信号
也就是说搞错了应激反应的时间
3、故事线断层几个重要事件的观后感连接全都是靠旁人口述
一:卖挂历
友谊商店被抢后,警队还没有太多线索
然后直接跳到卖挂历的除暴除暴人身上
怎么找到的,为什么找?提都没提
中间为了找到这条线索所做的影评努力呢?
给几个镜头几句话铺垫一下也好啊
节省时间也没必要这么节省吧
二:发展银行中山南路抢劫事件
前面还是办公室日常、吃午饭
就有人报告说有抢劫事件
即使想表现说这种事情就是观后感在不经意间发生
那你前面做点其他事情好好过渡一下也成啊
比如跟其他人说要多注意最近报警什么的
然后吃饭时有人汇报也算勉强过得去
你这什么都没有
在观众感觉上就断层了
三:宾馆抓劫匪
再一次让劫匪逃跑之后
钟诚还在跟大家开会
然后就有人报告在宾馆发现了两名疑犯
你说优秀不
自始至终找到劫匪的过程全都没有
中间过度只需要工具人的一句话
4、主角光环一:杀人不眨眼的除暴除暴劫匪特地留下了主角的命
劫匪杀人完全没有合理性
甚至看一眼就会开枪(银行柜员)
而电影开始时
王千源扮演的钟诚被匪徒抓了
明知钟诚是警察
也明知道钟诚知道了很多信息
劫匪还是把钟诚给放了
为什么一定要留下这个隐患?
恐怕只能用主角光环来解释了
二:破解密码
张隼几人互通消息都是用的数字式密码
钟诚看到之后直接说了这么几句话: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每一组数字,影评第一个是观后感第几页;第二个,是第几行;第三个,应该是第几个字。
看看这个逻辑
看看这个准确度
简直毫无破绽
问,就是主角光环
为什么张隼还专门留下了一本书作为提示?
问,就是编剧让这么干的。
当然这一步还没有做到位
如果钟诚能直接猜到是哪本书
“神算子”的名号才算是当之无愧
三:张隼真身在哪里
钟诚在张隼家里看到助听器之后
就猜到张隼回了老家
如果说
钟诚知道张隼的母亲耳朵有问题
这个是合理的
问题是电影没交代也没说啊
那么助听器为什么不能是给其他人的呢?
比如岳父岳母二大爷?总得有点可靠的依据吧
别问,问就是上帝视角
《除暴》这部剧
除了这一点点点的槽点之外
其实还是有很多好的地方
比如最后替身的设计其实很有意思
可惜只作为了辅助情节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