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个个儿奥斯卡公布了9个类别(6个长片类别,儿影3个短片类别)的评高入围短名单,俄罗斯电影《高个儿》(又名《瘦人》)入围“最佳国际电影”(原最佳外语片)类别短名单,电影俄罗斯动画短片《He Can’t Live without Cosmos》入围“最佳动画短片”短名单。剧情据了解,高个个儿最终提名名单将于1月13日公布,儿影2月9日举行颁奖典礼。评高
据官方信息显示,电影今年有93个国家和地区选送影片竞争奥斯卡最佳国际电影,剧情即是高个个儿93选10,10选5,儿影5选1。评高“短名单”可理解为初选。电影在颇受关注的剧情最佳国际电影方面,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选送的三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扫毒2》和《谁先爱上他的》均无缘下一轮。本次最佳国际电影短名单入选的10部电影为:
《被涂污的鸟》捷克 "Раскрашенной птицей" (The Painted Bird)
《真相与正义》爱沙尼亚 "Правдой и справедливостью" (Truth and Justice)
《悲惨世界》法国 "Отверженными" (Les Misérables)
《那些曾经》匈牙利 "Те, кто остался" (Those Who Remained)
《蜂蜜之地》马其顿 "Страной меда" (Honeyland)
《基督圣体》波兰 "Тело Христово" (Corpus Christi)
《大西洋》塞内加尔 "Атлантика" (Atlantics)
《寄生虫》韩国 "Паразитами" (Parasite)
《高个儿》俄罗斯 "Дылда"(The Beanpole)
《痛苦与荣耀》西班牙 "Боль и слава" (Pain and Glory)
其中,俄罗斯电影《高个儿》是导演巴拉戈夫看过S·A·阿列克谢耶维奇(前苏联作家,代表作《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的小说《战争中没有女性》后,有感而发的一部作品。没有亲历过二战的他,读完小说后深受触动,决定拍出这段战后的伤痛历史。
"Дылда" - вторая режиссерская работа Балагова. Действие фильма происходит в Ленинграде в 1945 году.
电影《高个儿》是巴拉戈夫导演的第二部作品。影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45年的列宁格勒。
背景资料:“英雄城市”列宁格勒是二战的战场之一,列宁格勒战役从1941年9月9日开始至1944年1月27日全面结束,苏联350万士兵伤亡或失踪,另有100多万列宁格勒市民死亡。列宁格勒战役是近代历史上主要城市被围困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包围战,被列入世界历史上最血腥的战役,一些历史学家更称围城行动为种族灭绝,是纳粹德国灭绝苏联人民的战争的一部份。
Это история о двух фронтовых подругах, которые после войны пытаются заново начать мирную жизнь в пережившем блокаду Ленинграде.
这是关于两名前线姐妹的故事,战后的她们在饱受围困之苦的列宁格勒尝试重新开始和平的生活。
故事的主人公是列宁格勒医院的护士伊娅,她比所有人都至少高出一个头。二战期间,她作为前线女兵在战斗中被炮弹伤到了脑部,被遣回了后方。愈后的伊娅留下了脑震荡的后遗症,她变得迟缓呆滞,有些口齿不清,时不时会失去神志,任旁人怎么叫都不能清醒过来。
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叫玛莎。战争期间,她和伊娅都曾被充作苏军的慰安妇。在那里,她们成为一对恋人。当伊娅被遣送回后方,她把在慰安所出生的儿子巴沙托付给了伊娅。
伊娅带着两三岁的儿子巴沙,靠着大家的帮助勉强生活着。但厄运终究来了,一次和巴沙嬉戏时,突然发病的伊娅突然僵住,将身下的巴沙活活憋死了。这件事对伊娅的打击很大,她的脸上除了悲伤不见了任何表情,神情更加木讷呆滞。玛莎知道后,看着伊娅时,依旧一脸甜笑,眼里却噙满了泪。玛莎在慰安所经历了多次怀孕和打胎,早已失去了生育能力,却依然想要一个孩子。
生孩子是贯穿电影发展的主要线索,也是苏联人在充满伤痕的二战后,对新生活的期盼。伊娅从最初憋死孩子,到重新怀孕再到流产,一波三折,也是她们对于希望的追逐。当她试图告诉玛莎真相的时候,后者疯狂地捂住了她的嘴,这个画面最终用在了海报上——“不许说,不许告诉我没有希望。”
无论是巴沙的夭折,还是两个人性格上的差异,都让她们显得格格不入,但她们作为战争中某种意义上的“牺牲品”,依旧相爱着,甚至说是一种依赖,正是这种关系让她们坚持着生活,她们尝试着去改变,最后还是只剩下彼此。
有影评说:“与其说《高个儿》是在讲两个女性的痛与悲,不如说它是在讲整座城市的嬗变与扭曲。镜头里的哀伤,在略带华丽的色彩里被映衬得越发明显,满是满目疮痍的人心,残破不堪的灵魂。而人类,就是在这样的绝望里,一次次找到了希望。这个过程的惊心动魄,都被留在了《高个儿》里。”
这部电影是俄罗斯90后新锐导演康杰米尔·巴拉戈夫的又一力作,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该片就已经获得两个奖项:
Мировая премьера фильма "Дылда" состоялась в официальной конкурсной программе "Особый взгляд" 72-го Каннского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 кинофестиваля, где фильм получил сразу две награды - приз за лучшую режиссуру и приз FIPRESCI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кинопрессы с формулировкой: "За невероятную эстетику киноязыка и уникальную историю о послевоенной травме".
电影《高个儿》在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官方竞赛项目“一种注视”单元中进行了全球展映。在该单元,电影《高个儿》共斩获两个奖项——最佳导演奖和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颁奖辞:“出于电影语言的惊人美学和战后受伤的独特故事。”(注:戛纳国际电影节分为“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六个单元。其中“一种注视”单元发掘了不少颇具潜力的新导演)
俄罗斯90后导演康捷米尔·巴拉戈夫生于1991年,今年才28岁,有颜值又有才华。而《高个儿》仅仅是他的第二部长片,两年前的处女作《亲密》就曾入围过戛纳“一种关注”单元。
作为文学艺术大国,俄罗斯早前已有多部电影获得过奥斯卡奖项:
История советских и российских номинаций на "Оскар"
苏联和俄罗斯电影的“奥斯卡”获奖历史
Кандидатов на "Оскар" в номинации "Лучший фильм на иностранном языке" выдвигают сами страны. Затем из них отбирают картины-номинанты. Российские фильмы трижды становились лауреатами в данной категории: "Война и мир" Сергея Бондарчука (1968), "Москва слезам не верит" Владимира Меньшова (1981) и "Утомленные солнцем" Никиты Михалкова (1994).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现更名为:最佳国际电影奖)的候选作品先由各个国家选送,然后从中再选出提名影片。俄罗斯在该类别奖项中已经三次获奖:《战中与和平》(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1968年获奖)、《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导演:弗拉基米尔·缅绍夫,1981年获奖)、《烈日灼人》(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1994年获奖)。
来源:tass.ru, ria.ru,腾讯网,百度等网络整理
影评天下:Наталь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