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宝2017年就宣布启动《发财日记》,宝演经过三年的搞地上精细打磨,大年初一终于和观众见面。笑电宋小宝给人的影工院电影免印象主要是在小品舞台上耍宝、在综艺里搞笑,乌龙参演的宝演电影不多,这一次自编、搞地上自导、笑电自演能行吗?准备好吐槽的影工院电影免姿势观影,结果发现和预期截然相反。乌龙
总体来说,《发财日记》讲述单身父亲抚养孩子长大的搞地上艰难过程,前半段爆笑、笑电后半段落泪,影工院电影免宋小宝在电影中放低身段,乌龙抛弃以往表演风格和技巧,特别真实,看不到表演痕迹,并且从故事到细节都很接地气,能够引起观众共鸣。
电影在人物塑造上很真实。宋小宝和沙溢把两个大都市的打工人塑造的很精准。宋小宝把自己完全融入角色,情绪、台词、肢体语言上克制内敛、毫不夸张,他确实吃透了这个角色,形象也很契合,和现实中的务工人员没有距离。
沙溢也把二哥的喜欢吹牛、炫耀,实则内心自卑的性格充分表现,两个人在电影中很多表演让人印象深刻。
宋小宝前期喂养婴儿,没有经验、手足无措的样子特别生活化;
后面儿子长大,父子两个人反目流泪的那场戏让人很窝心,宋小宝为角色投入了自己的全部情感;
沙溢也很出彩,二哥这个角色命运起伏很大,有钱的时候要给小宝买楼,落魄的时候绝望至极,这两个极端状态都被沙溢发挥的淋漓尽致。
第二个真实的是小宝打工的部分。宋小宝用大量打工的细节呈现,为角色塑造添砖加瓦。也会让和小宝一样在都市打拼的年轻人联系到自己,最大程度地产生共鸣。
我本身是东北人,南下深圳十几年,和电影中小宝有相似的求生路径,所以对打工部分有很深感触。电影名叫《发财日记》,但这本日记其实是小宝20年的打拼血泪史啊!挣扎在社会底层的打工人想要发财有多难?小宝和二哥上一分钟还在夜总会和老板一起喝酒,下一分钟就被炒鱿鱼露宿桥洞。
宋小宝放下身段,在电影里打零工、冒着危险下井捞钻头,在工地扛沙袋,误入走私团伙被关进看守所,辛苦干了一天还被黑心老板克扣工资……在不同打工人身份间辗转,他把所有打工能遇到的坑和付出的艰辛都实践了一遍,每一个都是在深圳能时常目睹的形象。
更让我感慨的是,救了中暑的老人之后,小宝和二哥有机会搬进城中村老人的家,只有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才明白,深圳就是这样一座贫富差距极大的魔幻都市,城中村被四周林立的高楼包裹,租住在城中村里的人拿着微薄的工资艰难谋生,而一步之遥的高楼里,则是高收入的白领。
电影中有一个小宝求职的细节,“小学本科”四个字换来招聘人员的一句滚,和周围求职人的推搡,笑过之后其实是心酸,每年都会有大量高学历的应届毕业生涌进深圳,像小宝这样没有文化的人除了卖力气,在这座城市很难找到生存空间,只能在社会底层挣扎。
这也正是近年来深圳“三和大神”被网友热议的原因,太多没学历、没技能、没背景的年轻人到深圳追梦,但只能游荡在人才市场找零工、住15元一天的旅馆,生存都成问题,何谈发财?所以,宋小宝塑造的这个角色,真的是在深圳艰难求生的打工人的真实写照,写到这里,突然意识到片名的“发财”无异于反讽,是打工人的自嘲。
然而,宋小宝并不是用这部电影来讽刺打工人,他其实是在为打工人代言。电影中小宝和二哥其实是两个正反面教材,小宝是对善良、质朴打工人的歌颂,他的正直和善良,换来的是半生平安和儿子的迷途知返,最终父子和解、晚年幸福。
沙溢饰演的二哥则是反面教材,炒股、做生发水,发达的时候扬言要给宋小宝买楼,结果还是回归到和跳广场舞的阿姨谈恋爱,电影中两兄弟一正一反,凸显出的是有温度、有人情味,以及平淡是真的普世价值观。
《发财日记》没有用很戏剧性的桥段,让小宝大富大贵。但是电影结尾的团年饭,其实是最好的结局,人的痛苦往往来自于无法满足的欲望,用乐观的心态面对平凡的人生,才是生活最好的打开方式,小宝就是很写实的例子,《发财日记》用这样接地气的故事和温暖人心的角色,来抚慰千千万万打工人的内心,让观众找到在都市里继续拼搏下去的勇气,用这部电影开启新的一年,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