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联4》在五一档“一统天下”的黎巴局面居然被一部黎巴嫩小众影片给打破。影评人口中”脏乱差”的嫩影《何以为家》(又名《迦百农》)居然在五一档期,上映6天后拿下1.5亿人民币票房。评黎影片聚焦12岁的巴嫩小男孩在法庭上发出控诉,他控告自己的电影父母,罪名是影评“生下了他以及他的兄弟姐妹”。
越穷越生,黎巴越生越穷!嫩影这不是评黎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巴嫩世界性的难题!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以极为克制却依然震撼的镜头,穿透了社会的影评表象,刺穿了道德的黎巴迷障,最终抵达了贫穷与生育恶性循环关系的嫩影内核。
这番“虎口夺食”的评黎勇猛态势,让很多人始料未及,也引发了发行人的集体讨论,成为中国文艺片宣发的又一个传奇经典案例。照目前票房走势发展,《何以为家》票房突破2亿元人民币只是时间问题。
《何以为家》凭什么爆发?宣发方面功不可没。首先是“改名”!迦百农(Capernaum),是圣经中的地名,今已成废墟。据称耶稣开始传道时,即迁居此地。影片以此为片名,是想通过故事中生活在这里的孩子发出疑问,“上帝去了哪里”,“为何抛弃这群无家可依的孩子”。
在香港和台湾,《迦百农》分别被译为《星仔打官司》和《我想有个家》。前者将重点落在了控诉这一方面,后者用了1989年老歌的名字,难免有些年代感。无疑,迦百农作为片名太过晦涩,而改名《何以为家》后就显然通俗了不少。在找到《何以为家》这四个字之前,宣发团队也提出了几十个片名备选,在最后的选择范围里,主打控诉向的片名备受推崇。
但在2018年底那次试映之后的调查显示,“家庭问题”的热度反而最高。于是宣发团队最终选择了家庭向的片名《何以为家》。这个片名某种程度上意外趁了电视剧《都挺好》的热点效应,在情绪上得到了延伸。
上半年,内地电视剧《都挺好》掀起了一轮关于“原生家庭”的全民讨论。一些提前看过《迦百农》的影迷,也自发地开始把电影中的小男孩和电视剧女主角苏明玉放在一起讨论。两部影片关于“原生家庭”的议题先后引起舆论共振。
宣发团队在社交媒体死死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主打“原生家庭”“与父母的关系”“生而不养”等几个话题点,获得了不错的流量反馈,积累了不少影迷期待。《何以为家》最为突出的主题通过小男孩的心声发出:没有能力抚养孩子的父母,就请不要再生。这一议题情绪快速地触及观众,非常契合中国社会家庭的文化现状,可谓敲到了观众情绪的“七寸”。
在经历了大流量、大IP、悬疑高概念大片主导市场的阶段之后,中国观众对现实主义电影的渴望愈发强烈。印度电影抓住了这一观影期待,通过《我的个神啊》《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掀起了一阵印度片的热潮,获得了超高的票房收获,也间接培养起了中国影迷对于社会性议题电影的热衷度。2018年,内地电影《我不是药神》豪取31亿票房,验证了中国影迷对于社会现实主义电影的强烈渴望。
《何以为家》有着精密的叙事结构,女导演娜丁·拉巴基不想一边倒的责问任何一方,她想追根究底,找到悲剧的源头,而非仅仅报以同情或者渲染悲悯。影片第二幕,视角在成年人和少年两个不同视角来呈现生活的困苦。而且小男孩从第一幕的儿童视角,意外进入到了成年人视角,与社会有了更为深刻的接触。
《何以为家》是一部非常细腻的电影,它让观众在各个人群中,多种身份里体验、挣扎,再脱身而出,给出思考的指引与空间。大多数影片能够带你进入情绪的泥潭,让你感同身受,迅速共情,而《何以为家》更进一步,它最后带你脱离了情绪的共振,甚至是逼迫你去思考其中缘由。
在评论中,很多观众关于“生而不养”的有感而发,这些真实的评论,是影响购票的巨大动力来源。这让我们得出一个比较有用的宣发策略,如果影片情绪向明显,有着不俗的催泪效果,那么“哭泣”短视频就是最有力的宣传点。这一论断,其实在前面意外大卖的爱情片《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中就得到了验证。《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网络得分不高,影评人集体看低,口碑非常不好,但影迷就是为了哭而选择观看,情绪宣泄盖过了影片本身的质量,这让口碑影响居然短时间失效,可见“泪点”宣传的威力。
通过《何以为家》的观众群像分析,可以反向论证“泪点”宣传威力的根源,即女性观众群体的激活。《何以为家》、《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的女性想看比例都超过了六成,白领职员超过五成。
《何以为家》的女性观众甚至超过了七成,其中20到24岁的年轻观众超过四成。二线和四线城市观众最多,分别有40.4%和24%,整体呈现出二、四、三、一的城市线级分布,凸显了影片的下沉能力不错。所以,女性观众群体,城市下沉能力,几乎已经成为判定影片是否是爆款的营销铁律。
总结起来看,《何以为家》的“虎口夺食”之路启迪我们,电影的普世价值、现实力量、情绪共鸣、叙事手法都是获得观众的基础,继而才能通过合适的宣发营销去触及观众。另外,庞大的女性观众群体,已经影片对于三四线城市影迷的下沉能力,决定了影片票房长尾机制的最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