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2年,时间时间诺兰终于带来了他的逆流逆流新作《信条》。
上一次,影评诺兰在时间、线观空间上讲了一个惊艳的时间时间故事,这一次则把这种‘时间’和‘空间’融入设定,逆流逆流又讲了一个精彩的影评谍战故事。
今天的线观影评将分成两个部分:给没有看《信条》的建议和看过《信条》的解析:
PART 1 写给没有看这部电影的朋友
《信条》是一部复杂的电影,如果你只是时间时间想周末单纯地去电影院放松一下,可以选择隔壁的逆流逆流《假面饭店》,《信条》不适合你们,影评尤其不要带着孩子看,线观我看《信条》时隔壁的时间时间一家人都没等到飞机撞仓库就中途离场了……
《信条》的复杂体现在‘时间’这个概念上。在一般人的逆流逆流观感中,‘时间’并不是影评一个物理概念,但在《信条》中,时间就是一个具现的物理概念,诺兰在开篇讲设定时就告诉大家,‘不要去理解,而是去感受’,在为大家正式展开整个故事之前又强调说:‘已经发生的无法改变’,最后跟你强调一发世间因果不会以人类的意识为转移。
相当于一部电影塞进了一个科学观,一个哲学观,一个宗教观,但如果把这三个概念再统一起来的话,那就是一个数学概念,也就是一个‘算法’。
所以,这部电影对于想要看个谍战片放松一下的朋友来说,可能就是看的头晕。因为概念和信息都特别多,这些信息量分别从台词,镜头语言和听觉三方面传来,稍有不慎就会少接收信息,导致对整部电影理解不恰当,导致品不出《信条》的有趣。
当然,如果你看到这里对《信条》仍旧感兴趣,那,诺兰又一力作欢迎你一起来探索。这片子不烧脑,就是有点费神。
观影前准备好调整一下逻辑:
1、这不是《终结者》类型的科幻片的时间概念,切莫以此作为时间逻辑。
2、片中任何设备的工作内部原理不要太纠结,知道它是这么运作的即可,不要过度思考为什么它是这么运作的。
3、注意片子里所有的莫名出现的特写镜头和不符合逻辑的‘声音’‘物件’,因为都是梗(包袱),都和后半部分剧情关联。
4、注意看关键道具有助于理解时间线,最关键的道具是:呼吸机。
提示到此完毕,请看完电影再看下面的段落
PART 2 让我们来聊聊《信条》
《信条》属于那种需要二刷的电影。
刷一遍听个响,刷两遍才能完全感受它在每一个细节的安排,你又会感慨:“诺兰牛逼!”
《信条》单纯就故事而言非常简单——勇者斗恶龙救公主的故事。
这个故事里,你看完都不知道主角叫啥……
难的是在叙事的部分,因为叙事的每个因素是互为因果的,像是莫比斯环一样。
这个神奇的物理概念用在叙事结构当中,呈现出来就是《信条》。
(请看图中的蚂蚁,假设都是同一只,它会走到底板的上下两端,你把底板想成时间,那么,就会有《信条》中的我打我自己,虽然处于同一时间,但方向是相逆的)
(信条的故事线如上图)
我们先抛开复杂的物理概念,不解释‘逆时间’和时间穿越的问题,只看故事走向和闭环,你会发现一个很神奇的事情,整个《信条》的故事里,每一个角色的行为和心理动向都是‘倒叙’的,即先有结果,再讲原因。
开头神秘队友帮主角‘哈登’挡子弹,结尾才告诉你挡子弹的人是谁,为什么帮他挡子弹。
尼尔到奥斯陆看向一个箱子(给特写),后半段你才知道这个箱子是逆时间到达的(相信很不会有太多人注意到这个细节)。
追车途中出现了一个翻倒的汽车,之后告诉你翻车的全过程。
女主角看到一个女人自由跳跃的身影引发了强烈的反抗意识,之后给告诉大家跳下去的大仇得报的她。
在哈登冲向地下之前,身后不和谐地响起了喇叭声,之后再告诉你这个喇叭是尼尔按的,为了阻止他们踩雷。
‘哈登’觉得这是他和尼尔友谊的开端,对于尼尔来说这是他们友谊的终点。
从最大维度来看,当下的所有角色能活蹦乱跳的,是因为未来是存在的。(即,世界未来没有毁灭,因为过去大家做的所有努力,穿越不是为了改变过去,而是未来造就未来。)
《信条》的整体叙事,都是倒叙,只是这个倒叙不是观众视角的倒叙,而是角色时间和物理概念的倒叙,这样讲,不包含物理概念,应该就能更清晰的看明白《信条》的故事。
其实,《信条》中最没有魅力的就是故事,因为抛开这些神奇的叙事,它不过就是一个勇者斗恶龙救公主的故事。
把这么简单的故事,扩充成如此庞大的《信条》,你可见诺兰的功力。
《信条》在叙事上做了很多加法,却在剪辑上做了减法,它剪去的部分恰是我们最重要的观影习惯:“空间”。
在《信条》中,我们基本感受不到空间移动的过程,往往都是这一瞬间在某地,下一个瞬间就到了另一个地方直接开讲。人物都没有移动的动作和过程。这样的好处是节奏加快,坏处嘛,自然也是这个‘快’,这样的速度,观众对信息接收没有缓冲,不断地接收新的信息,看着累,且万一一走神,很有可能对下一幕的信息就完全懵逼。
《信条》值得2刷,就是因为可以通过两次观影截取不同的信息流,从而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有意思的全图。
而对于影片的物理概念,基本都可以这么理解:
红色是顺序的,是因到果的时间线。
蓝色是倒叙的,是果到因的时间线。
两个时间线并不存在谁改变谁,只是走的流程不一样。
角色从时间机器里走过,并不会改变结果,只是成为了本身要发生的事件的一个部分。
我们举一个例子:
老张在东北要开车去吃猪肉炖粉条(因),
中途被一个神秘人撞了,司机跑了(果)
导致他没有吃上粉条。(果)
老张觉得这个结果不满意,他逆向回去想要解决神秘人(因)
(但逆向穿越的规则是:你还得从隧道里回来。)
结果回去的他因为没有车,偷了一辆,自动挡开的不熟练,在路上打滑撞上了一辆车。
他怕赶不及阻止神秘人,只要开溜赶紧找人,最后因为时间不够了就又穿回去了。
老张自己撞了自己。
但是就事件概念而言,只有先发生了被撞,才会有后来的逆时间,也只有逆时间的穿越,才会有老张的被撞。
被撞和吃不上粉条这个事情不会改变。
把这个逻辑用到《信条》上,基本故事应该就好理解了。
写意的角度来说《信条》,那就是:
诺兰用最西方的观点,讲了一个东方八卦形态的故事,你看看八卦图,时间循环,唯有黑白两点在彼此的世界里~(听懂掌声~)
宿命不可逆,但宿命也是当下不断努力造就的。
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当下不断努力的你。
宿命并非瘫倒等待就来的,只有不断向前走,才能达到宿命的彼端。
人生不能因为知道结果就不走完全程。
每个人都要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为了活而奋战过。
人生最浪漫的故事对我来说始终都是一句:我在未来等你。
其实结局在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了,但精彩的故事,还是要在漫长的路上娓娓道来啊。
所以,其实,那些说‘既然知道注定要分手,何必去谈恋爱’的傻瓜们真的永远不会懂走过这一路的酸甜苦辣有多么浪漫。
《信条》不太让在下满意的部分如下:
·角色设置都太工具人,基本是为了完成设定而构筑的角色,每个人的内心都太假大空和高大全了些,情感来的都非常的拧巴。
·反派越来越弱鸡,战斗力几乎没有,这就导致主角团的冒险不够硬核也不够精彩。
·全片调色偏灰,黑人主角在有些时候几乎淹没在背景当中。
·因为角色设定工具人,导致演员们都没有啥惊艳的表演……
《信条》给我们的启示:
1、红蓝通道有时是时间隧道,有时是磁铁两级,大部分时间,它是男女厕所。
2、同样的故事,诺兰能拍《信条》,卡梅隆能拍《终结者》,王晶只能拍《超级学校霸王》。
3、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未来若已然注定,做好当下就好了。
4、《信条》应该能让全国女拳师高潮迭起,为啥没有女拳师为《信条》呐喊。
5、你若没有190cm,慎买宝马3系,不然遇到危险你可能打不开车门。
6、俄罗斯富豪搞事情都挺恶心人的
7、你的未来造就着你的过去,你的过去构架着你的未来。
8、克里斯托弗·真·时间管理大师·诺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