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孟菲美要回到之前的多伦多电影节,毕竟,斯美苏格我们也有编辑专门跑去观影。女号
作为北美最重要的影评电影展之一,多伦多电影节的兰孟一大特点是,与欧洲三大电影节不同,孟菲美这不是斯美苏格一个竞赛类电影节。全部展映影片都面向公众,女号电影节的影评最高奖也是根据观众投票选出的“人民选择奖”。
虽然作为媒体,兰孟选择普通场,孟菲美经常意味着被安排在几千人剧场的斯美苏格顶楼,视野基本上是女号这样↓↓↓
但是,视野不好,影评气氛就太好了。兰孟那种和几千人一起屏息欢笑、全场掌声雷动的感觉,实在是太有仪式感、也太令人心动了。
所以,被这些火眼金睛的观众一票一票投出来的“人民选择奖”,也还是蛮值得参考的。
这个奖项的厉害之处在于,不仅代表民意、绝对囊括了电影节最不能错过的几部电影,而且出手必有奥斯卡大热门。
稍微列举一下前几年的作品,大家都懂了。
去年的前三名分别是《三块广告牌》《我,塔尼娅》《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前年的前三名是《爱乐之城》《雄狮》《卡推女王》。
再往前几年,获奖的影片分别是《房间》《模仿游戏》《为奴十二年》……很厉害了吧,基本上例无虚发。
今年获得前三名的则是下面这三部电影。
由维果·莫腾森和马赫沙拉·阿里(凭《月光男孩》拿到前年奥斯卡男配)主演的《绿皮书》。
《月光男孩》导演的新作《假若比尔街能够讲话》。
以及刚刚斩获金狮奖的《罗马》。
今天想要和大家介绍的正是这部《假若比尔街能够讲话》。由于在电影节第三个晚上就举行首映,基本上是这一届最先出现的、交口称赞的新片之一。
《月光男孩》在两年前就斩获了奥斯卡最佳影片,不知道今年的表现会是如何呢?
至少,在多伦多拿到这个名次,确实是实至名归。和大多数观众一样,这也是我在本届电影节中观感最好的影片之一。
如果说“人民选择奖”代表了它的观众缘的话,它在影评人中的口碑也是相当不错的。
烂番茄新鲜度92%,平均分是8.5/10。
Metacritic给出的分数是87。
Indiewire盛赞本片是“大师级的浪漫诗歌”。
非常幸运地买到了全球首映场的票,上一次《月光男孩》就在多伦多收获如潮好评,所以今年的的观众如同见到老朋友一样,从映前主创出来打招呼就开始疯狂鼓掌,看映前广告都兴奋得跟着打拍子,片头出字幕也鼓掌,中间黑妈大撕逼的时候也激烈鼓掌。
到最后影片结束、主创再次出现,更是连三楼的观众都起立鼓掌,实在是语言难以形容的盛况。
主创红毯,又是全黑人班底
映后交流时,一位演员在舞台上极其煽情地高喊了一句“Black love is beautiful!”,成功使全场气氛达到高潮。
没有看过电影的话,可能你会觉得这句话显得过于政治。
但看过电影之后,相信你也会被深深打动:虽然选择了一个关于种族歧视的主旋律故事,但它所讲述的,绝对不只是控诉和反歧视。
恰恰相反,影片极其温柔、极其哀伤,但又充满了波涛汹涌的爱意。
甚至可以说,不仅仅这部电影的主题是“爱”,影片本身就是一封写给观众的、缠绵悱恻的情书。
影片改编自著名美国作家詹姆斯·鲍德温的同名小说。鲍德温被誉为“二十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本人不仅是一名黑人,也是公开的同性恋。
詹姆斯•鲍德温
巴里·詹金斯很早就相中了这本小说,几乎在他改编《月光男孩》的同时就在着手准备了。
彼时他是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几乎没有作品傍身,但为了搏一搏,还是在获得小说授权之前就擅自写好了剧本,最后是拿着剧本闯进了版权办公室。
而如今看来,他确实是改编詹姆斯•鲍德温最为合适的人选之一,在首映礼上,甚至有一位演员说:“我觉得是鲍德温在冥冥之中选中了他。”
《假若比尔街能够讲话》出版于1974年,是鲍德温的晚期作品。
故事的主角是一对刚订婚的黑人小情侣,男孩被白人警察诬告强奸,而女孩则在男孩入狱后,发现自己已经怀孕。身怀六甲的她不得不四处奔走、寻找证据,来证明丈夫的清白。
这个故事本身倒没什么特点,但叙事的手法却制造了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
整部电影都在两条叙事线之间游走:这对情侣痛苦的现在 - 他们甜蜜的过往。
观众很快就可以把握到影片的真正重点:如果说“现在”多少还遵循了平铺直叙的线性叙事的规律;穿插在其中“回忆”就显得更加碎片化,它们由许多个细节、许多件小事交织而成。但这才是影片真正的华彩部分。
我们首先会被这对情侣之间汹涌而直接的爱意而击中。导演传情达意的能力,比起《月光男孩》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客气地说,基本上看了二十分钟之后,你就会非常渴望谈恋爱了。难怪之前也看到有影评人说这部电影有一个“《爱乐之城》式的开头”。
而如果说在《月光男孩》中你会看到年度最令人怦然心动的吻,那么在这部《比尔街》里,你一定会看到最为温柔的初夜。
羞涩的女孩缓慢地展开自己的身体,如同一朵吐蕊的花。
随着越来越多的细节展露、使得整部影片越来越丰富,你不仅会更加感受到他们之间的绵绵爱意,也会逐渐了解他们的家庭、他们所在的社区,以及——那些最终使他们陷入了悲剧的制度的壁垒。
可以说,正因为全片这种温柔的、娓娓道来的氛围,才更能让人感受到悲伤、感到愤怒,甚至于无助。
导演非常技巧性地调动了观众的情绪,而其中最直观的、也最违背原著本意的一点的是,他选择了一对外形非常讨喜的男女主角。
在原著中,男主角芬尼长得非常难看,“皮肤像皱巴巴的土豆皮,还有一双中国人的贼眉鼠眼”,只有女友才能欣赏这副尊容。
但新人男演员史蒂芬·詹姆士今年才不到25岁,身形挺拔,高大、绅士、帅气。
女主角蒂什同样如此,从一个笨拙的傻姑娘,变成了说话轻声细语、容易害羞的漂亮女孩。
扮演蒂什的KiKi Layne是一位彻头彻尾的新人,这甚至是她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她是从300多位试镜者中脱颖而出,拿到了这个角色。
原作者鲍德温刻意写出了两个很难看的主角,以示他对“黑人芭比娃娃”式常规审美的反对;但詹金斯又完全反其道而行之,选了两个黑人中的俊男美女,来使观众可以第一时间对他们产生共情。
不得不说,这一招简单粗暴,但却行之有效。
早在《月光男孩》的时候,就能感觉到巴里·詹金斯的镜头非常有魔力,他好像就是能把黑人拍得非常好看。
而在这样一部设定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电影中,整体风格就显得更加复古和精致。
颜色的运用就非常考究,影片大量使用了正绿色或者姜黄色、古铜色这几种颜色,来制造出强烈的对比,以突出黑皮肤的光泽,让你觉得他们的身体也在熠熠生辉。
光影的技巧也比比皆是,比如下面这场戏,在片中就被拍得非常美,也非常有东方韵味:男主角的整张脸都被笼罩在黑暗中,只有轮廓上有光。缭绕着他的烟雾在空气中慢慢散开。
导演非常擅长运用强烈的对比。拍天台戏的时候,整个画面都非常明亮,几乎要灼瞎人的眼睛,但只有男女主角的身影时常处在黑暗中。这一场戏出现在影片的中后段,暗示了他们危机重重的未来。
而在落雨的街头,昏黄的街灯又营造出一种暧昧又温情脉脉的氛围。黄色的灯、红色的伞,和远处的一抹绿,使得整个画面充满流转的情意。
当然,也少不了《月光男孩》中标志性的、极富感染力的大特写。两位主角看似在看着彼此,但通过凝视镜头,也微妙地与观众产生共情。
影片另一个无可比拟的加分项,则来自Nicholas Britell的配乐。
几乎所有人都在盛赞这位之前也和导演合作过《月光男孩》的作曲家。看过电影我也是念念不忘了好几天,迫切希望影片可以立刻出原声带。
相比于《月光男孩》,这部电影的配乐其实要更加饱满和深情。
它在很多情况下,甚至是代替了对白:你常常会发现男女主角是沉默的,他们对视的眼神,和铺满整个画面的大提琴乐,已经说出了一切。
看到有外媒评论提到说想到《花样年华》的配乐,确实也有一种异曲同工的、爵士的慵懒和暧昧;但情感上还有更有冲击力。
毫无疑问,这部新作在很多地方和《月光男孩》都是相似的。影片延续了导演一贯细腻而含蓄的风格,继续启用充满灵气的新人演员,讲述的也依然是黑人的故事。
但最大的不同在于,这部新作是非常政治的。
《月光男孩》讲述的就是一个被边缘化的男孩的故事,只是他的身上恰好被贴上了黑人和同性恋的标签,但影片最终要探讨的只是他的成长和自我认同。
但《假若比尔街能够讲话》中,这对情侣的故事是具有普适性的。导演想讲述的,不仅仅只是一对黑人情侣的悲剧,他试图讲述的是所有黑人的悲剧。
就好像片名中的这条“比尔街”,它其实是美国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市的一条街,是黑人文化和爵士乐发源地;但男女主角却住在纽约的黑人区。
“比尔街”只是他们的精神象征,一切都是隐喻。
但这个隐喻,又被拍得如此细腻和缠绵悱恻,以至于让我觉得,导演就是希望所有的观众都可以在观影的两小时里对黑人的生活感同身受,他希望观众可以“变成一名黑人”。
毫无疑问,他做到了。